北碚图书馆简介
北碚图书馆的前身是峡区图书馆,由爱国企业家卢作孚先生创办于1928年5月27日。1945年11月,定名为北碚图书馆,是第二批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。自1994年开展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以来,一直保持国家一级馆荣誉称号。2011年,率先在全市实行免费开放。现馆舍面积10055平方米,馆藏文献91.3万册,其中历史文献30万册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先后荣获第六届“全国服务农民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”、“全民阅读示范基地”、“全民阅读先进集体”、“城市图书馆综合服务效能之星”、“阅读推广示范项目”、 2019年“重庆市终身学习活动品牌” 、第一届“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单位”等市级以上奖项20项。
特色馆藏重传承
经历年收藏整理,已形成以文史典籍为特点的藏书体系,包括古籍善本、地方志、革命历史资料、抗战版文献和地方文献等五个专藏。所藏古籍4983种100994册,位居全市区县公共图书馆首位,其中善本3万余册,民国文献近19万册,二、三级文物字画54件。馆藏的23种/6874册古籍入选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,在第一批入选的珍贵古籍《致堂读史管见》为宋元明递修本、《洪武南藏》为明代刻造的3个官版中初始版本,极为珍贵。
免费开放惠全民
设有少儿、期刊、文学、电子阅览室等免费开放服务阵地17处、服务项目20项,提供自助借还、AR体验、数字展览等智慧设备12台,年均接待读者60万人次,书刊外借35万册次。自2017年起,不断延伸馆外服务,稳步推进“总分馆制”建设,建成城市书房7个、微型图书馆9个、主题分馆4个、街镇分馆17个、社会分馆8个、图书流通点45个、有声图书馆8个,并通过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向读者提供信用授权免押金办证、纸电资源跨库检索、自助续借和缴费等服务,免费提供19种全文数据库和22种试用数据库,使阅读“触手可及”。
品牌活动扩影响
逐步形成以“碚城同读一本书”、“北碚全民读书月”为引领,以“缙云文化大讲堂”、“梧桐书语”文化沙龙、“碚贝”亲子故事会等精品项目为带动,以常态活动为支撑的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体系,年均开展线上线下各类阅读推广活动300余场次,助推“书香北碚”建设,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。同时,组建“领读者”志愿服务队,开展“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”系列活动,举办“音你而生”视障读者文艺沙龙、“梦想心愿·夏乡之泉”、“童声领读”、“常青e路幸福夕阳”、文化进警营等活动,着力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。